1.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
直击高考
(上海2012高考23)质点做直线运动,其s-t关系如图所示,质点在0-2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/s质点在_________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-20s内的平均速度。
(上海2010高考18)如图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、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-t图像。由图可知
A.在t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
B.在t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
C.在0-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
D.在0-t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
【参考答案】
(上海2012高考23)0.8,10s和14s,
(上海2010高考18)BCD
1.1.1 运动学基础
例题精讲
【例1】(2013年4月闸北区第13题)若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1所示,则该质点的位移s(从t=0开始)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可能是图2中的哪一个? ( )
【解析】学会分析图像问题中的斜率代表的含义,s-t图像中的斜率代表的是速度,但是注意斜率的正负代表速度的方向。
【参考答案】B
【例2】1.(2014杨浦一模)(14分)如图所示,在平直等宽的公路上,车首与前车尾相距为a的车队,沿公路中轴线以相同的速度v缓慢前进.一名执勤交警想以恒定的最小速率从公路边沿直线穿越公路.若汽车的宽度为b,车道宽度为c=1.8b.求:
|
(1)该交警的最小穿越速率.
(2)该交警以最小速率穿越公路所需要的时间.
(3)开始穿越时,交警与汽车的相对位置.
【解析】本题需要对交警的速度方向进行详细分析,可以先假设速度与车队速度的方向夹角。
【参考答案】解:设交警的速度大小为V,与车子速度的夹角为θ,穿越车的时间为t
(1),
,
(2)穿越公路的时间
,
(3)穿越开始交警位置在车后
过关演练
1.(2013年4月奉贤区第10题)如图是利用DIS测得的运动小车的速度—时间图像,由图可知 ( )
A.小车做曲线运动
B.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.8m
C.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.8m/s
D.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,后做匀减速运动
2、(2013年4月崇明区第15题)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,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.2,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.从
时刻开始,物体受到方向不变、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,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.重力加速度g取10m/s2,则物体在
到
这段时间内位移大小为:
A.18m B.54m
C.72m D.198m
3、(2013年4月普陀区第10题)如图所示为P、Q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s-t图,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( )
(A)在t1时刻之前,P在Q的后面
(B)在0~t1时间内,Q的路程比P的大
(C)P做匀变速直线运动,Q做变加速直线运动
(D)在0~t1时间内,P、Q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,方向相同
4、(2013年4月普陀区第13题)如图所示,A、B两棒各长1m,A吊于高处,B竖直置于地面上,A的下端距地面21m。现让两棒同时开始运动,A自由下落,B以20m/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,若不计空气阻力,则两棒从一端相遇到另一端分离所经过的时间
t为 )
(A)t=0.05s (B)t=0.1s
(C)t=0.2s (D)t=0.4s
【参考答案】
1.C
2.B
3.D
4.B
1.1.2 匀变速运动图像
例题精讲
【例1】(2014年崇明二模)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受到水平力与
的作用而静止不动.现保持
大小和方向不变,使F2方向不变,大小随时间均匀减小到零后再均匀
增加到原来大小.在这个过程中,能正确描述木块运动情况的图像是
![]() |
【解析】由力的变化引起加速度的变化,再由加速度的变化引起速度的变化,主要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以及图像的考查。
【参考答案】 C
【例2】(2014年虹口二模)如图所示,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-时间(x-t)图线。由图可知 ( )
(A)在t1时刻,两车速度相等
(B)在t2时刻,a、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
(C)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,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
(D)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,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
【解析】 重点分析s-t图像的斜率问题。
【参考答案】 C
【例3】(2014年黄埔二模)如图,直线①和曲线②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、乙两车的v-t图像,已知t1时刻两车在同一位置,则在t1到t2时间内(不包括t1、t2时刻)( )
(A)乙车始终在甲车前方,且二者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
(B)乙车速度始终大于甲车速度
(C)乙车速度先增大后减小
(D)甲、乙两车的加速度总是不同
【解析】 v-t图像中的斜率代表的是加速度,v-t图像中曲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的是位移。
【参考答案】 B
过关演练
1.(2014年崇明二模)如图,匀速上升的电梯经过某阳台时,阳台上一人用与电梯
相同的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。以向上为正方向,电梯中人
看到小球运动的速度—时间图像是
![]() |
2.(2014年浦东二模)在光滑水平面上,一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,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,F随位移s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,下列描述其位移-时间(s-t)和速度-时间(v-t)关系图像正确的是
A B C D
3.(2014年浦东二模)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,其位移-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,由图可知 ( )
A.b车运动方向始终不变
B.在t1时刻a车的位移大于b车
C.t1到t2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小于b车
D.t1到t2时间内某时刻两车的速度可能相同
4.(2014金山一模)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,且保持拉力的功率不变。途中通过一个粗糙程度与桌面不同的区域,经过该区域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恒力,且进入该区域前己做匀速直线运动,它在进入该区域到离开该区域后的一段时间内,位移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能是( )
5.(2014青浦一模)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-t图象,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,则时间由t1到t2的过程中,物体的 [ ]
A.加速度增大
B.加速度不断减小
C.平均速度v=
D.平均速度v>
6、(2014松江一模)如图所示,汽车以10m/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,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m处时,绿灯还有3s熄灭。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,则汽车运动的速度(v)-时间(t)图象可能是( )
7.(2014浦东新区一模)“用DIS测定加速度”的实验中,通过位移传感器获得小车运动的v-t图像如图所示。小车在AB区域内可视为_____________运动,此区域内小车的加速度a=________ m/s2。
8、(2014年青浦一模)如图所示是运用DIS测定木块在水平桌面上滑动时加速度大小的实验图象。
(1)根据图象可求出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
a =__________ m/s2;
(2)(多选题)此实验过程中,还可以测得的物理量是 [ ]
A.木块的位移
B.木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
C.木块的平均速度
D.木块克服桌面摩擦力做的功
【参考答案】 1.B 2.C 3.D 4.AC 5.B 6.BC
7.匀变速直线 1.6 8.a =1.4—1.5之间均可 ABC
1.1.3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
例题精讲
【例1】(2014黄埔一模)关于速度和加速度,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( )
(A)速度方向改变,加速度方向一定改 (B)加速度大的物体运动得快
(C)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一定减小 (D)加速度不为零时,速度一定会改变
【解析】 概念的考查,需要分清楚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,速度是加速度关于时间的累积。
【参考答案】 D
【例2】(2014静安一模)刘翔能够获得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冠军,是由于他在这110米中 ( )
(A)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(B)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
(C)平均速度大 (D)起跑时的加速度大
【解析】 跨栏冠军代表的含义是所花时间最短,也就是平均速度最大。
【参考答案】 C
过关演练
1.(2013年4月静安、杨浦、宝山、青浦区第10题)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,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,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1s.分析照片发现,质点在第1 次、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;在第3次、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.由此,算不出来的物理量是:
(A)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.
(B)质点运动的加速度.
(C)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通过的位移.
(D)质点运动的初速度.
2.(2014松江一模)物理学中的“质点”是一种理想化模型,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可视为质点的是( )
A.研究运动员跳高的过杆动作 B.研究车轮边缘的速度
C.计算轮船在海洋中的航行速度 D.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
3.(2013年4月黄浦区第6题)关于自由落体运动,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( )
(A)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(B)在连续相等的位移内平均速度相等
(C)在连续相等的位移内所用时间相等 (D)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等
4.(2014黄埔一模)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,在第1个4s和第2个4s内发生的位移分别为24m和64m,则质点在第1个4s末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 m/s,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/s2。
5.(2014浦东新区一模)“用DIS测定加速度”的实验中,通过位移传感器获得小车运动的v-t图像如图所示。小车在AB区域内可视为_____________运动,此区域内小车的加速度a=________ m/s2。
【参考答案】
1.D
2.C
3.A
4.11;2.5
5.匀变速直线 1.6
1.1.4 追击与相遇
例题精讲
【例1】(2014黄埔一模)如图所示,甲、乙两运动员从水速恒定的河两岸A、B处同时下水游泳,A在B的下游位置,甲游得比乙快,为了在河中尽快相遇,两人游泳的方向应为( )
(A)甲、乙都沿A、B连线方向
(B)甲、乙都沿A、B连线偏向下游方向
(C)甲、乙都沿A、B连线偏向上游方向
(D)甲沿A、B连线偏向上游方向,乙沿A、B连线偏向下游方向
【解析】 利用相对运动的知识可以解决,当水的速度为0时,情况相同。
【参考答案】 A
【例2】(2013年4月普陀区第13题)如图所示,A、B两棒各长1m,A吊于高处,B竖直置于地面上,A的下端距地面21m。现让两棒同时开始运动,A自由下落,B以20m、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,若不计空气阻力,则两棒从一端相遇到另一端分离所经过的时间
t为 )
(A)t=0.05s (B)t=0.1s
(C)t=0.2s (D)t=0.4s
【解析】 可以由运动学关系位移和等于20米来求解,还可以利用相对运动的关系求解。
【参考答案】 B
过关演练
1.(全国1卷)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: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 m/s的速度跑完全程: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,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,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,在某次练习中,甲在接力区前x0-13.5 m处作了标记,并以V-9 m/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,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,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,完成交接棒,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=20m.
求:(1)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.
(2)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.
2、甲、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×100m接力,如图6所示,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,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,这一过程可看做匀变速运动.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,乙在接力区间伺机全力奔出.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达到最大速度的80%,则:
(1)乙在接力区奔出多少距离?
(2)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?
3.(全国)为了安全,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.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=120 km/h.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,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,经操纵刹车,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(即反应时间)t=0.50 s,刹车时汽车受到阻力的大小f为汽车重的0.05倍,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x至少应为多少?(取重力加速度g=10 m/s2)
4.在某市区内,一辆小汽车在公路上以速度v1向东行驶,一位观光游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。汽车司机发现游客途经D处时,经过0.7s作出反应紧急刹车,但仍将正步行至B处的游客撞伤,该汽车最终在C处停下,如图所示。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以及游客横穿马路的速度是否过快,警方派一警车以法定最高速度vm=14.0m/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,在肇事汽车的起始制动点A紧急刹车,经14.0m后停下来。在事故现场测得=17.5m,
=14.0m,
=2.6m.肇事汽车的刹车性能良好,问:
(1)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 vA是多大?
(2)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是多大?
【参考答案】
1.解:(1)
(2)
L-S2=6.5 m
2. (1)
(2)
3. 105m
4.(1)m/s
(2)对肇事汽车,由v02=2as∝s得vA2/vB2=(+
)/
=(17.5+14.0)/14.0
故肇事汽车至出事点B的速度为vB=vA=14.0m/s
肇事汽车从刹车点到出事点的时间t1=2/(vA+vB)=1s
又司机的反应时间t0=0.7s
故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v′=/(t0+t1)=2.6/(0.7+1)≈1.53m/s
从上面的分析求解可知,肇事汽车为超速行驶,而游客的行走速度并不快。
直击高考
![]() |
(上海2013高考16)汽车以恒定功率沿公路做直线运动,途中通过一块沙地。汽车在公路及沙地上所受阻力均为恒力,且在沙地上受到的阻力大于在公路上受到的阻力。汽车在驶入沙地前己做匀速直线运动,它在驶入沙地到驶出沙地后的一段时间内,位移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能是
(上海2011高考26)(5分)如图,为测量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,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、B固定在小车上,测得二者间距为d。
(1)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,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Δt1和Δt2,则小车加速度a 。
(2)(多选题)为减小实验误差,可采取的方法是
A.增大两挡光片宽度 B.减小两挡光片宽度
C.增大两挡光片间距 D.减小两挡光片间距
【参考答案】
(上海2013高考16)A
(上海2011高考26) (1)(2)BC